股价上涨的原动力:价值
价值分类:
1,争夺的产生价值。
2,有用,即适用价值。
3,权利价值,即政策。
4,相信产生价值。
价值:
弹性价值,即预期差的反应。
时间价值,所有的利好,需要在大盘进攻的背景之下才容易成功,所有的利好,在硬的逻辑,在大盘下跌的时候,都容易失败。
守正与出奇
正是中军,奇是先锋。
正是定海神针,是锚,是整个板块有没有炒作结束的风向标。
奇从来都是拿正说事,正,从来都是奇背后的靠山。
根本逻辑:供给和需求
分析股票逻辑起心动念就是供需关系,要么是需求端爆炸式增长,要么是供给端受限。这就是股票上涨的根本逻辑。
先手逻辑:先手不是抢先买,而是跟游资并肩作战,太早近期容易被洗出去,容易变成烈士,先手是看董龙头,一刹那,立即进去。
先手逻辑:短线的核心在于先手和预判,更不能等到消息明朗后在去买,而是在大多数人知道之前就把问题解决了。
龙头是走出来的,我们是跟踪,而不是去预测谁是下一个龙头。
龙头宪法
有总龙头就不要做分龙头。
有连板龙头,就不要做反包龙头。
有主升龙头,就不要做法反抽龙头。
有主线龙头,就不要做支线龙头。
有明牌龙头,就不要去挖掘暗线龙头。
有市场选出的龙头,就不要做自己选的龙头。
顺势而为,上升趋势,赚钱效应中做。但市场没赚钱效应的时候应该休息,而不是换方法。
大盘趋势-情绪周期–题材周期–
很多人总希望用一种方法通吃牛熊,但现实是,只有上升趋势,只有增量资金到来,市场才有意义。但是总有一些人,觉得不是市场的问题,而是方法的问题,于是到处换方法,一会打板,一会半路,一会低吸,一会玩T。
当市场部赚钱的时候,亏钱效应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撤离,应该休息,等待下一次的赚钱效应来临,而不是换方法。因为换方法,在熊市中会亏的更多。
龙头股经常走一字板,买不到怎么解决?
想买买不到,能买到时不敢买,这个问题叫“首鼠两端”,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落实到实战。这个问题怎么解决?
就是心中要有终点和级别,也就是说要知道一个题材的级别和性质,大概能感知到他的高度, 在没有达到他的高度之前都是买点;所谓大格局就是指这个。
这种视野跳出了K线和分时图的惊吓,跳出了传统的技术分析,直接用战略来指挥操作。
希望大家能扭转这个思维,转变为以选股为中心,只要能选定龙头,哪怕天涯海角,我都不会放过。因为确认过眼神,我遇上对的人。
龙头什么时候见顶?
1)高位巨阴。
2)高位跟风阵亡。
3)高位股退潮。
4)管理层密集监管。
用什么心去看待这个市场?
——–过往不念,当下不杂,未来不迎。。
一直股票在上涨途中,其趋势的力量是很强大的,股票更容易延续其趋势,而不是突然逆转。也就是说一直股票上涨,去继续做多更有意义,一只下跌的股票,继续看跌比突然做多更有智慧。
很多人在上涨的过程中天天找下跌的理由,结果股票见顶后,不到两天,突然去重仓“抄底”,好像捡了个大便宜一样。
短线投资需要顺周期,宁愿锦上添花,也不雪中送炭,这样才能成为稳健的交易员。
龙头更在乎市场给的答案,市场选择谁是龙头,就跟随谁。
反忽悠,反侦查能量:一切以市场为准绳,市场最终的选择高于一切。
短线并非高频,更非要时时刻刻交易,交易惯性最大的问题在于认识不到资本市场的周期性和波动性,特别是A股。
对于周期下降,就应该不去交易,这是短线的基本素质。
龙头为什么会成为龙头?
必然性:硬逻辑,龙头基因。
偶然性:大盘上升趋势,在3进4,4进5的时候情绪加持,题材持续发酵,
核按钮:只有在一种情况下,才值得挽留,那就是发生在至暗时刻,他是在人心惶惶的时候来按,因为主力也是人,但如果市场没有问题,其他股票没有问题,你自己按的核按钮,活该你死,因为你不站而败。
如果股票逻辑好,故事好,是石锤,即是他一字跌停照样不影响他未来的走势。
核按钮至少说明人气受损,至少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股票的逻辑有没有问题。
但是我们不应该被核按钮本身吓着,我们应该分析核按钮背后的根源:
(一)是主动溃败,还是至暗时刻的无奈。
(二)根本逻辑变了吗?